等着王招娣吃完了一块五花肉,拿着筷子又想着再夹一块。
不过王招娣还没夹到,就被一个叫做陶向琴的老知青给制止住了。
“你不能再吃了。”
陶向琴的语气有些凶。
王招娣不解又委屈的看向了陶向琴,冲她询问,“我凭啥不能再吃了?你们老知青就这么欺负我们新知青的吗?”
陶向琴直接翻了一个大白眼,“谁欺负你了?说话可得负责任。
肉就这么多,方才我们做饭之前就已经切好分好了,一人一块。
你既然吃了你的那一块,就不能再吃了,不然占了别人的份。”
王招娣没想到是因为这个。
既然一人一块,她确实不好再夹。
可是想到自己就吃了一块,都没尝够滋味就没了,这吃的未免太少了。
吃不了肉,王招娣只好打算夹菜吃。
可在她打算动筷子之前,又被老知青制止住了。
李春玲解释道,“咱们这些人在一起搭伙吃饭,吃之前都会将食物平分一下,谁也不占谁的便宜。”
王招娣张大了嘴巴,“啊?还这样啊?”
她还想着趁机多吃些呢,要是占不了别人的便宜,她觉得亏死了。
老知青们也不搭理王招娣,依旧按照他们之前定好的规矩来。
锅里的炖菜每个人平分了,虽说只有一块肉吃,但是今天的炖菜里面加了肉,还是比平时味道好。
主食吃的杂粮饼子加上几块红薯,都是粗粮。
这时候也有细粮,但细粮都是家里条件好的人家吃的,就算是在城里,很多人也只能吃粗粮。
苏安和孙欣欣都觉得这伙食不咋滴,不过他们见老知青们闷头吃的这么香,只能跟着默默的吃着。
好在以后能单独开小灶,不至于一直吃的这么差。
老知青们吃完饭,顺便和新知青们互相介绍认识了一下。
带头介绍的是知青点的队长,林傲东。
林傲东今年二十六了,是屿头村生产队这边第一批下乡的知青,在这边已经待了八年了。
一听林傲东在知青点这边待了八年,新知青们都投过去了崇拜的眼神。
“林知青,八年你都能待下来,你真的太厉害了。”陈建国作为新来的知青,看到了乡下的环境之后,觉得自己能熬过两年都不容易,结果林傲东待了八年。这会儿看着林傲东的眼神是真真佩服。
林傲东嘴角一抹苦涩的笑,“熬不下去又有什么办法?下乡了之后想回城可就难了,咱们公社一个年都没两个回城的名额。”
林傲东这话一出,其他的老知青们脸上都是失落和无奈。
要是可以的话,谁不想早点回城?
没下乡之前还没能想象这边到底过得多苦,等着来了之后才知道,乡下比城里过得苦太多了。
林傲东介绍完了自己,其他的老知青跟着接话道,“我叫陈平,今年二十四,下乡六年了。”
“我叫胡自强,今年二十五,也下乡六年了,和陈知青是同一批下乡的。”
“我叫吴胜利,今年二十三,下乡四年了。”
“我叫郝建设,今年也是二十三,下乡两年了。”
“我叫周解放,今年二十,刚下乡一年。”
轮到女知青这边介绍,李春玲便道,“我叫李春玲,今年二十五,下乡七年了。”
“我叫陶向琴,今年二十二,下乡四年了。”
“我叫许娜娜,今年二十,下乡两年了。”
“我叫张丽萍,今年二十,下乡两年。”
“我叫钱晓丽,今年十八,刚下乡半个月,对这边也不算熟悉。”
等着老知青一圈介绍完了,新知青们也介绍了自己。
苏安冲林傲东询问,“林知青,咱们知青点另外两个单住的男知青呢?”
说到这事儿,林傲东便解释道,“大队长给他们安排了去山里干活儿,平时都早出晚归的,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。
晚上单独出去住,平时也不和咱们这些知青搭伙吃饭。
他们一个叫做陆振廷,一个叫做郭缪,都是和钱知青一样,半个月前才来下乡的。”
苏安点点头,对这两人的兴趣倒是不大。
等着大家互相介绍认识了自己之后,老知青们又将知青点这边的情况大概说了下。
现在老知青们这边都是一起搭伙吃饭的,因为只有一口锅,在一起搭伙吃比较方便。
既然是搭伙吃,活儿就得在一起分配。
要是新知青选择搭伙吃的话,得加进来轮流做饭。
另外,知青点这边女知青们轮流打扫卫生,男知青们轮流打水。
至于柴火,回头有时间大家会一起上山捡柴火。
知青点这边还有自留地,里面老知青已经种了一些蔬菜,新知青可以吃,但是往后也得一道跟着种菜浇水
第13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